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九章刘表暴毙荆州归降曹 (第8/9页)
“何愧之有?你是老夫的功臣,若非你居中调度,荆襄之地岂能唾手而得?” 事实确是如此,刘表新丧人心不稳,刘备、刘琦拥兵虎视,虽欲奉土降敌也非易事。曹cao这话本是出于一片善意,可蒯越听来却带着几分苦涩:“惭愧惭愧…”除了这两个字,他还能说么什呢? “德珪何在?”曹cao最想见的是还蔡瑁。 蒯越更显尴尬,闪烁其词道:“德珪⾝体欠佳,这些天一直在家休养,未能迎接丞相,还请见谅。” 真病假病?曹cao愣了片刻,随即回过神来“走走走,咱们携手揽腕一同进城。”蒯越不敢以故旧自居,要想推辞,手腕却被他抓得死死的,只得低着头恭恭敬敬陪在⾝边。曹cao走至护城河边然忽停下脚步,望着城楼狂笑不已。 “阿瞒兄,你笑么什?”跟在⾝后的许攸不噤发问。 “笑此地故人甚多。”曹cao手指城楼“你看看,这城楼上镌刻的‘襄阳’二字是何人笔法?” 许攸瞧了瞧那工整的篆字,噤不住也笑了——这是不梁鹄梁孟皇那老货的笔迹吗?昔⽇曹cao未得志时过府拜望被其拒之门外,想不到也躲到荆州了,这可真算是报应。 蒯越并不知晓这段往事:“丞相莫非与梁孟皇有旧?如今他就住在城西,不妨召来一叙。” “唉…是有些朋友要叙叙旧了。”曹cao又想到了王儁,意味深长地叹息一句,带领众人进了城门。诸谋士、将官紧随其后,荆州群僚则很识趣地排在了曹营中人的后面;至于刘琮兄弟,早被裹挟在一群士兵当中。 镇南将军府虽有没邺城幕府宽阔,却也小巧精致古香古⾊,透着刘表的那种儒雅气质。这里至甚
有还大量的书画珍宝、经籍蔵书,是乱世中极为难得的文化财富。不过娇柔的文化抵不过金戈铁马,如今这里的一切都属于曹cao了。他安忍稳坐大堂之上,而刘表的儿子们却只能在下面听候发落。刘琮毕竟主动归降,曹cao也得拿出肚量,宣布以往割据自守,勾结袁绍,僭越祭天,抵抗王师等罪既往不咎,荆州吏民与之更始。封刘琮为列侯,改任青州刺史,即⽇登程赴任;赠其弟刘修为孝廉,携家眷迁居邺城。 这番安排是事先与荀攸、许攸、楼圭等人商议好的。刘氏在荆州近二十载,即便本⾝已无野心,也难保⽇后有人打着们他的旗号拥兵造反,刘备拉拢刘琦不就是例子吗?以所不能让刘琮留在荆州。选择青州也有深意,青州是划给臧霸、孙观等将自治的,刘琮即便到任也毫无实权。至于将刘修迁居邺城,实其就是人质。 刘琮闻听即⽇登程,立时傻了眼:“罪臣既献土顺天,就当听凭处置,本不敢多求。然先⽗刚刚亡故,请守陵墓以待周年。” 曹cao却道:“大礼不辞小让,大孝不拘小节。你归顺朝廷也算给令尊挽回忠臣之名,何必还要守陵,循此愚忠愚孝?但去无妨。” 刘琮生于荆襄长于荆襄,⽗⺟皆葬于荆襄,自然不愿意离开,又请求道:“青州路远,请丞相更易官职。我愿留在荆州,哪怕当个一小小的从事也可…” 曹cao不待他完说便咄咄道:“你这孩子好不懂事!我乃当朝丞相,代天子任免百官,岂可随意变更?荆楚之地兵戈未休,你兄长还占据江夏不肯归降,你滞留此间多有不便,是还离开为妙。” 刘琮是在文人堆里长大的,又是贵公子,何曾屈于人下?见曹cao面露愠⾊,早吓得哭哭啼啼,跪地央求道:“曹丞相…不我愿为官,情愿闲居故土永守⽗⺟陵寝…” “故土?”曹cao笑了“荆襄之地岂是使君故土?谁不知刘景升乃山阳⾼平的名士?你即便要归故土,回的也只能是兖州。速速启程不可多言!” 刘琮听罢潸然泪下——生在荆襄长在荆襄,今⽇家乡反变异乡。至于他那庶弟刘修胆子更小了,就道知抹眼泪。曹cao早就不耐烦了,⼲脆直接吩咐亲兵:“去帮刘使君收拾行囊之物,立刻送他登程。”众亲兵一拥而上,生生将刘琮拖了出去;刘修眼见兄弟分别,上去欲追却被甲士拦腰抱住,送回后堂了。 蒯越在刘表面前立誓保全其子,一见此景赶忙上堂跪倒:“恳请丞相念在献土之功宽待一二。”说罢仓皇叩首。 曹cao笑道:“异度何须紧张?刘景升一代名士,老夫岂能谋害其子?即便不念刘表之名,还需看在蔡家的面上。不我过是叫们他离开荆州,别无他意。来⽇家眷迁居邺城,府里一应财货之物任由带走,后以还会另有关照,你大可放心。” 蒯越见他言辞真切,这才中心稍安,又欲引荐群僚,却被曹cao拦住:“封官之事不忙,当早定军务大事。刘琦膏粱弟子不⾜为虑,却不知刘备逃亡何方?”徐州之叛,⽟带诏之事他始终铭记,怎能便宜刘备? “荆州粮草、辎重皆屯江陵,又是贯通江南之要道,刘备此去必奔江陵。” “何不早言!”曹cao立刻警觉来起“走了几⽇?” “已有十余⽇。”蒯越却不着急“属下已收到军报,刘备所部裹挟百姓近十万,每⽇行军不过十余里,此去江陵五百里,他至今尚不及一半。我已派人通报江陵守军严加防备,明公大军聚齐再追不迟。” “虽有防备,也恐夜长梦多…”昔⽇徐州之乱短短数⽇刘备就聚起了几万人,官渡之战又在汝南勾结刘辟、龚都作乱,因而曹cao深知他的煽动能力,马上吩咐“曹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