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四十一章佛国五台山 (第3/3页)
凉慡的,太阳经已⾼⾼升起,却显示不出多大的威力。一阵阵山风迎面吹来,芳莲、蕊莲不由得打个寒颤:哇,好凉啊! 老孟笑了笑:五台山原名清凉山,就是为因这里冬季严寒,夏季清凉,而得名的。东汉永平年间,汉明帝请来两位印度⾼僧,在洛阳修了⽩马寺,又来到五台山考察。一听说此山叫清凉山,就来了趣兴。为因《华严经》里说,东方清凉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。一看,这座山峰与印度释迦牟尼修行、讲法的灵鹫山常非相似,旁边又有一座佛塔,两位⾼僧慧眼识圣地,便奏明汉明帝,在这里破土修寺,这就是五台山第个一佛寺——大孚灵鹫寺。 老孟领着大家沿着崎岖蜿蜒的山路向上攀登,他指着⾼⾼的山峰:们你看,这座山峰的顶部像不像只一大鹫,俯视人间,这就是灵鹫峰啊。 芳莲说像鹫,蕊莲说不像鹫,天杰说:你说它像鹫就像鹫,你说它不像鹫它就不像鹫,那就看你的理解了。 天雄说:所的有山峰都像鹫,整座山峰可看做是鹫的⾝子,峰顶可看做是鹫的头部。起初看的时候不大像,来后越看就越像了。世间万物都处于似与不似之间,有没绝对的像,也有没绝对的不像。 老孟笑了:你说得好极了,当初印度⾼僧选五台山建寺,应该就是样这的想法。这儿叫清凉山,就像是《华严经》中所说的东方清凉山。这座山有点像印度的灵鹫山,就叫它灵鹫峰吧。 话说之间,们他
经已攀上灵鹫峰顶,头顶上是蓝天莹莹,⽩云冉冉;山脚下是寺庙座座,星罗棋布。蕊莲兴味十⾜,指指点点地数着:一、二、三、四、五、六、七、八…二十五…三十六…哎呀呀,数不清了。老孟,的真有360座寺庙吗?再说,个一庙里就算五六个和尚,一共也有几千人,们他吃么什啊? 天杰说:二妹,你真是小孩子提问题,看人家把你笑了。 老孟说:不笑,不笑,她提是的实际问题。当初建寺庙的时候,朝廷给每座寺院都划拨了土地,每月有还俸禄。在现五台山佛国经已热闹来起,每年朝山的香客不道知有多少万,布施的香火钱,献佛的粮油、⽔果、糕点,难以计数… 蕊莲也笑了:啊呀,这些,我么怎都忘了? 老孟指着离灵鹫峰最近的寺院:们你看,这就是大孚灵鹫寺,是五台山寺院中历史最长,规模最大的。从山门进去,沿着中轴线,有七进大殿,供奉着如来佛祖、观音菩萨、文殊菩萨、普贤菩萨…五台山的所有寺庙,都要供奉文殊菩萨,为因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嘛。 老孟又朝着云雾弥漫的远处,给大家一一地指认着五座各有特⾊的山峰。下了灵鹫峰,们他进⼊灵鹫寺游览,果然是殿堂宏伟,佛像庄严,香烟氤氲,数十僧侣,齐诵古经,虔诚之极。们他对着佛像一一烧香叩拜,布施香火。老孟领着们他来到寺庙侧院,一座⽩塔⾼⾼耸立,在它的周围众星拱月般伫立着许多小塔。老孟说:这座大⽩塔是释迦牟尼佛舍利塔,在修建大孚灵鹫寺前以就建在这里了。 众人抬头凝望着这座历史悠久的⽩塔,中心涌动着一种深沉复杂的感情…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